|
|
全國兩會首場發布會在即:民營經濟議題多次成為“必答題” | 來源: 發布:2025/3/4 14:43:24 | 劉結一將再次亮相全國兩會首場新聞發布會。
3月4日,2025年全國兩會將拉開帷幕。根據會議安排,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定于3月3日(星期一)15:00在人民大會堂一層新聞發布廳舉行。
這是一場專為全國兩會啟幕預熱的發布會。大會新聞發言人劉結一將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澎湃新聞觀察到,這是劉結一以全國政協會議新聞發言人身份第二次亮相。在去年的首場發布會上,他一共回答了10位中外記者的提問,涵蓋政協建設、經濟復蘇、民營經濟發展、就業形勢等熱點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的全國兩會首場發布會中,經濟民生話題都是“必答題”,有關民營經濟的議題更是備受關注。
資深外交官出身的發言人
答記者問,一直考驗著發言人的智慧。2024年12月24日,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十九次主席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確定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劉結一為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言人。
這將是繼2024年3月首次亮相后,劉結一再次以全國政協會議新聞發言人身份出席發布會。澎湃新聞注意到,自1983年全國政協首設新聞發言人制度以來,一共產生了16位新聞發言人,分別是孫起孟、陸平、孫軼青、盧之超、李鹿野、錢李仁、梁金泉、田曾佩、齊懷遠、張國祥、吳建民、趙啟正、呂新華、王國慶、郭衛民以及劉結一。
劉結一被媒體稱為“外交老將”。公開資料顯示,劉結一,男,漢族,1957年12月生,北京市人,1977年1月參加工作,1987年2月入黨,研究生學歷。
劉結一曾在外交系統工作多年,擔任過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國際司司長、美大司司長,外交部部長助理等職,于2009年任中聯部副部長、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4年后出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特命全權大使。
2017年,劉結一任中央臺辦、國臺辦副主任(正部長級),后于2018年3月接任中央臺辦、國臺辦主任。
2022年12月,劉結一卸任中央臺辦、國臺辦主任職務,后出任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2024年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首次擔任新聞發言人的劉結一共回答了10位中外記者的提問,涵蓋政協建設、經濟復蘇、民營經濟發展、就業形勢等熱點問題,釋放了堅定改革開放、提振民營經濟信心、著力民生改善的重要信號。
經濟民生話題屬于“必答題”
全國政協新聞發布會近年來均為每年全國兩會的首場發布會。
經濟議題是政協協商議政的重點。澎湃新聞注意到,全國兩會首場發布會總是聚焦當下國家發展的熱點話題和宏觀政策的變化與發展,尤其經濟與就業等話題備受矚目,也是提問頻率較高的關鍵詞。
通觀近年來的首場發布會,從問題類型來看,政協建設、經濟、民生、中美關系等話題幾乎都是必答題。
比如,在去年全國兩會首場發布會上,針對民營經濟發展問題,劉結一表示,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在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中有不少民營企業家,他們了解一線情況,深知市場動態,積極反映民營企業發展中的社情民意,參與有關調研和協商議政活動,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建言獻策。”劉結一表示,全國政協將圍繞“持續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開展民主監督性視察,圍繞“清理拖欠企業賬款情況”召開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等,通過履職為民營企業發展鼓干勁、強信心、辦實事。
在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的大趨勢下,民營經濟前景可期,民營企業大有可為。劉結一還同時回應了有關經濟復蘇的提問,“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良好基礎和有利條件,經濟長期向好態勢將持續鞏固和增強,前景光明”。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全國兩會首場記者會上,原定60分鐘的發布會“加時”至90分鐘,時任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回答了中外記者12個問題,其中也涉及經濟形勢、民營企業等話題。
針對“如何把恢復民營企業家信心落到實處”的問題,郭衛民表示,全國政協對于保護和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十分重視,通過專題協商、網絡議政、委員提案等多種形式,持續推動這項工作,“民營經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民營企業的舞臺將更加寬廣”。
發布會現場,郭衛民還向中外媒體記者傳遞了三層信心,其中包括“要給予民營企業家信心”。“如何提振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信心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民營經濟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他表示,黨和政府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上的鮮明態度,也令廣大政協委員特別是民營企業家的委員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澎湃新聞觀察到,在為經濟發展提振信心的同時,直面民生關切也是近年首場發布會的必答題。
比如,對于有關年輕人就業的問題,2023年全國兩會首場記者會上,發言人郭衛民說,各地各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舉措落地實施,將為穩就業提供有力保障,“就業問題關系到千家萬戶,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相關機構和個人一起行動,社會各方共同努力促就業”。
同樣,在去年全國兩會首場發布會上,發言人劉結一亦回應了有關青年就業的問題。他介紹,2023年,各級政府各類資金直接支持就業創業超過3000億元,并采取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城鄉困難群眾就業等針對性措施,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這是來之不易的,也為繼續打好政策組合拳,持續釋放政策促就業紅利,加力穩固就業向好態勢,打下堅實基礎”。
| 【刷新頁面】【打印此文】 【關閉窗口】 | 上一篇:「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高質量發展」七大專項行動,109項具體措施,優化營商環境再發力 下一篇:球磨機齒輪使用及安全防護要點介紹 |
|
|
 |
|